恒大公司:
解放初期的“企业集团”
1947年11月12日,石家庄成为关内解放最早的城市。当时情况还比较特殊,面临战争环境。既要发展生产繁荣经济,支援前线,还要稳定社会,治理创伤,市委当时的担子很重。恒大公司便是在这种情况下于1948年9月成立的。
恒大公司当时对外称“河北省恒大股份有限公司”,对内则是中共石家庄市委公产管理委员会,市委书记为主任,市委秘书长和恒大公司经理为副主任。公司经理由1930年参加革命工作的老同志董月三担任,其他人员是先后由石家庄人民政府公产管理处等单位调入或并入的。恒大公司从成立到结束,认真贯彻执行市委指示,艰苦创业,团结奋斗,为解放初期原市委和城市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恒大公司创业伊始,只有几间平房和一辆自行车,除接收了敌伪一些木材外,还合并了桥东轧花厂、大兴纱厂工人合作社、市总工会鞋厂、公产管理处砖厂及市妇联造纸厂。为了全面完成市委交给的任务,恒大公司根据当时的情况,又做了一些改制工作。首先,根据市场需求及各厂经营、设备等情况,经过调整充实组建成恒大木厂、恒大棉织厂、恒大制棉厂、恒大鞋厂、恒大砖厂,结束了技术设备落后、产品低劣、提高无望的造纸厂。其次,扩大经营,用市委拨给的部分党费,先后买下了桥东私人铁工厂、天津印染厂,组建成恒大铁工厂(水泵厂前身),天津恒大印染厂、天津恒大铁工厂及石家庄恒大建筑公司、恒大公司营业部,还和天津市公安局工会共同建成大威贸易商行等。至此,经营规模初步形成,全公司职工已达1500多人(包括季节工),这些职工,除少数同志是由市委直接调来的外,部分职工是由团市委从市一中、二中毕业生中选送介绍来的;部分职工是由原单位合并过来的;大部分职工是从社会上招聘的。当时,恒大公司在石家庄也算是个规模较大、人数较多的大企业了。面临着经营门类偏多、职工成员复杂、文化偏低、素质不高的情况,如何完成党交给的任务,恒大公司的老经理董月三同志带领广大职工,经历了艰苦创业、团结奋斗的历程,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公司经理董月三同志,是个很有远见的老同志,他要求各厂、部门领导,不要把眼睛只盯在完成现实工作上,对一些有潜力的好苗子,要交任务,压担子,要培养人才,为党的事业输送人才。恒大公司创业时期的不少同志后来都走上了领导岗位。在调整充实改建企业、理顺关系之后,他们就及时建立了义务室,实行了发放澡票制度,制作了厂服,不断完善各厂的基础设施,改善职工的生产和工作环境等。对一些家庭生活比较困难的职工,设法帮助其家属或子女安排就业,缓解其经济紧张的情况,还抽出一部分资金购买了一些民房,作为职工家属宿舍。这些措施使职工们解除了后顾之忧,人人精神振奋,个个干劲倍增,争着为企业的发展贡献才智。
由于恒大公司在创建和发展的过程中,认真贯彻了党的勤俭办企业的方针,处处精打细算,艰苦创业,不仅完成了每月供给市委、市妇联、团市委辅助开支和抽出一部分资金支援建设石家庄纺织厂(即现在的棉纺六厂)以外,还为国家积累资金2000多万元。经过“三反”运动和市委工作组审查没有任何经济问题。恒大公司经历时间虽然不长,于1952年上半年便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但作为解放初期的市委三产企业,它有很多成功的经验,也为党的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摘自《史海追踪》
供稿:陈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