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北大街和胜利南大街的前世今生
2023年6月19日,石家庄市民政局发布公告,将解放大街中山路至栗胜路路段及胜利北街更名为胜利北大街,将解放大街中山路至汇华路路段及胜利南街更名为胜利南大街。此举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此前胜利北街和胜利南街在公文、新闻报道及人们日常交流中常被称为胜利北大街、胜利南大街、胜利大街的尴尬局面(胜利北大街、胜利南大街、胜利大街此前都是非标准地名,应该杜绝使用,尤不应出现在具有公信力、影响力的公文及新闻报道中)。遗憾的是,此次胜利大街仍没有被赋予标准地名的身份,也许尴尬仍将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笔者通过查阅胜利北街和胜利南街相关档案资料发现,胜利北大街、胜利南大街在历史上曾两次错失被确定为标准地名的机会,而胜利大街则作为标准地名被使用过一段时间。
关于胜利北街和胜利南街,多部史志书籍均有记载。1986年出版的《石家庄市地名志》称,胜利北街和胜利南街原统称胜利路,约形成于1935年左右,1940年定名为协和路,1948年改名为胜利路;1991年出版的《石家庄市市政建设史略》和1995年出版的《石家庄市城乡建设局志》均称,该街形成于1922年,日本占领时期称协和路,1945年日本投降后改为胜利路。1982年5月,在地名标准化处理时,上述诸书记载情况基本一致,以裕华西路(今裕华东路)为界,分为两段,南至南环东路(今南二环东路)为胜利南街,北至和平西路(今和平东路)为胜利北街。关于此街的形成时间及早期的几次更名情况,因为手头缺乏相关原始档案资料支撑,笔者不敢妄断,只能通过不同时期绘制的地图来管窥一二。早在1927年由石门市政公所审定、石家庄中华书局印行的《石家庄全图》中就将阜宁路西口迤南一段街道标注为通衢街,1933年出版的《石门指南·石门全市最新地图》将通衢街南端至煤市街(今四中路)西口一段标注为西口外街(其内文作煤市西口外街,此后亦有地图标注为煤市西口外街)。1940年出版的《以石门市为中心的京汉线局势·石门市本埠街市要图》及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收藏的《石门市街图》(绘制时间不详,从图中所绘制的街道及图下方附录的文字内容推断,其绘制时间应不早于1940年)中通衢街名称仍在,其中《石门市街图》将通衢街迤北、迤南路段标注为协和路。1942年出版的《石门新指南·最新石门市图》中已无通衢街之名,全段标注协和路。1995年出版的《石家庄市规划志·石家庄现状图(1947年度)》中,协和路已更为胜利路。1981年出版的《河北省地图集·石家庄市街区》及1995年出版的《石家庄市规划志·石家庄市区规划(1981-2000年)》图显示,胜利路已更为胜利大街。
胜利路更名为胜利大街,在笔者以往所见相关资料中从未提及,就连1982年全市地名标准化处理时亦称该街原名胜利路,分段命名为胜利北街和胜利南街。为了一探究竟,笔者查阅了石家庄市档案馆1978年至1982年的相关馆藏档案,结果发现,1978年8月,市革委会确实发文将胜利路更名为胜利大街,不过道路的起止点标注为和平路—裕华路有点让人费解,笔者认为这可能是文件起草者疏忽所致。1977年10月26日,市公安局、市城建局第一次给市革委会报送的《石家庄市道路名称命名表》中仅对新命名的道路标注了起止点,而对更名的道路并没有标注起止点。1978年3月12日,市城建局第二次给市革委会报送的《石家庄市道路名称命名表》中才对更名的道路标注起止点,标注的胜利大街起止点的资料可能来源于此次同时报送的《石家庄市城市道路规划宽度表》,此表中胜利大街是分和平路—裕华路、裕华路—库南路(今仓盛路)两段列示的。笔者揣测,有可能是文件起草者没看清楚,只标注了其中的一段,仅仅将和平路—裕华路段命名为胜利大街的意义不大,可能性很小。1981年出版的《河北省地图集·石家庄市街区》及1995年出版的《石家庄市规划志·石家庄市区规划(1981-2000年)》图中裕华路—库南路(今仓盛路)段标注的也是胜利大街。至于1982年5月地名标准化处理时,为何称该街原名胜利路而不是胜利大街,笔者不敢妄自揣测。1982年2月19日,石家庄市地名办公室给市革委会报送的《石家庄市街巷名称更名、命名意见稿》中,在标注相关道路的起止点时,均使用了当时的标准地名胜利大街而不是胜利路,但在正式分段命名胜利北街、胜利南街时又称其原名胜利路,着实让人捉摸不透。
其实,如今的一些标准地名如中华北大街、中华南大街、建设北大街、建设南大街、体育北大街、体育南大街等,在石家庄市地名办公室于1982年2月19日给市革委会报送的《石家庄市街巷名称更名、命名意见稿》拟定名称中并没有“大”字。1982年3月26日,市革委会主任办公会议在讨论后决定,宽街分段命名时都加上“大”字,称某某北大街、某某南大街。1982年5月3日,市革委会印发市革〔1982〕60号文件,对我市部分街巷和自然村进行了命名和更名。友谊北大街、友谊南大街、中华北大街、中华南大街、胜利北街、胜利南街、平安北大街、平安南大街、建设北大街、建设南大街、体育北大街、体育南大街、建华北大街、建华南大街、谈固北大街、谈固南大街被确定为标准地名。不难看出,在这几条纵向街道中,唯独胜利北街、胜利南街没有加“大”字。是其不够宽吗?应该不是,文件中标注的道路宽度显示,其宽度(32米)要远大于友谊北大街的宽度(25米)。就这样,胜利北大街、胜利南大街第一次错失了被确定为标准地名的机会。
1998年4月23日,石家庄市地名办公室向市政府报送的《关于市区16条街路更名的意见》提出,“正定大街并入胜利大街。以中山路为界,南为胜利南大街,北为胜利北大街。”1998年5月4日,石家庄市第十届人民政府第四次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同意了该方案,但在市政府于1998年6月2日发布的《关于对市区部分街路进行更名的通告》中,仅明确了“正定大街并入胜利北街”。胜利北大街、胜利南大街再次错失被确定为标准地名的机会,虽然如此,但在实际工作中,胜利北街、胜利南街的分界线确由裕华东路变更为中山东路了。
2002年7月,经市政府批准,将城区内石正公路路段并入胜利北街至滹沱河城区与正定县交界处。2015年8月27日,经市政府批准,胜利南街向南延伸命名至栾城区与元氏县交界处。2019年12月13日,经市政府批准,将栗胜路至中山东路胜利北街路段、中山东路至塔谈大街的胜利南街路段更名为解放大街,并以中山东路为界,以南为解放南大街、以北为解放北大街。此次更名后,原本贯通的胜利南街、胜利北街形成了南北两端段,中间段借用解放大街的模式。最新状况如本文开头所言,2023年6月19日,石家庄市民政局发布公告,将解放大街中山路至栗胜路路段及胜利北街更名为胜利北大街,将解放大街中山路至汇华路路段及胜利南街更名为胜利南大街。至此,胜利北大街西南起自中山东路、东北至滹沱河南岸,胜利南大街北起中山东路、南至栾城区与元氏县交界处,实现了南北贯通。遗憾的是有关部门在实际工作中将汇华路至南二环东路路段的地名标志也改为胜利南大街了,这显然不符合上述公告精神,势必会造成地名混乱。
值得说明的是,某些资料性文献中存在对胜利北街、胜利南街的记述不准、严重失真的问题。兹举胜利北街一例,书中记载:胜利北街,原正定大街……西南起和平东路,东北至北二环……该路形成于1939年……1982年更名为正定大街,1996年更名为胜利北街,向西南延伸至中山东路。首先,“胜利北街,原正定大街”的表述不当。原正定大街仅仅是胜利北街的一部分,怎能说胜利北街就是原正定大街呢?其次,说正定大街1996年更名为胜利北街与事实不符。事实是,1998年6月2日市政府发布《关于对市区部分街路进行更名的通告》,将正定大街并入胜利北街,并明确新街路名称自1998年8月1日正式启用,原街路名称同时废止。再次,正定大街更名为胜利北街后向西南延伸至中山东路的表述更是无稽之谈。胜利北街和平东路至中山东路段在1982年地名标准化处理时被命名为胜利北街后一直未变,何来延伸之说?地名标注不准甚至错误,势必影响人民群众的出行,最终损害的是政府公信力和党政机关的形象。地名虽小,文化事大。地名记录不准,影响的是一个地区的历史文化,为救偏补弊、引为鉴戒,所以有了此小文。
供稿:赵振献